少了割火儀式 大甲媽進香為何仍萬眾簇擁?

自從大甲媽祖不再前往北港進香,割火儀式取消,並改稱遶境進香後,活動熱潮絲毫未損,不僅有更大量的隨香客參與其中,連駐駕據點、沿途休息站也連年擴增,甚至,在晚近30多年來的整體民俗發展態勢中,大甲媽彷彿引領著全台廟會潮流發展。以下將分幾個層面來思考討論。

(※文:溫宗翰,民俗亂彈執行編輯、東華大學中文博士,關注台灣民俗學)

翻開大甲媽進香歷史,是自1988年開始,從原本進香目的地「北港朝天宮」,轉往新目的地「新港奉天宮」;同時取消原有割火儀式,活動定名也從原有「北港進香」一詞更改為「遶境進香」。

所謂「割火」,在傳統民俗思維裡,是指神靈前往一個香火鼎盛的目的地,參拜神靈且分割香火,藉此更新靈力,增添兵馬。隨香者在參與進香割火過程,除了可以參與祭祀、沾染香火,共沐神恩外,同時也能透過各種物質基礎,比如進香旗、香火袋、符令、香灰等,將一部分神明靈力帶回家中,以獲得庇蔭加持,因而獲得普遍信徒重視。

取消割火後更受矚目

大甲鎮瀾宮並非最早往北港進香的隊伍,也不是早年北港進香團紀錄中人潮最踴躍者。根據學者黃美英分析,大抵上自1960年代起,大甲媽進香出現3萬人潮,在1970年代末,則可見有10萬人跟隨大甲媽湧入北港。 

1970年代,臺灣正從農村轉型到工商社會,並有諸多跨國企業帶來嶄新生活文化,各地逐漸走向都市化建設發展,交通便捷促進社會脈動快速變化;面對時代更迭,為典藏臺灣民間文化生命力,此時開始有文化圈、學術界與媒體公司看中徒步進香的大甲媽,並自此連年投入隊伍之中。

進入1980年代,臺灣社會普遍生活條件改善,「經濟奇蹟」帶來生活娛樂多樣性發展;大甲媽此時經常為新聞議題討論的焦點,其中,1987年因應湄洲祖廟舉辦媽祖成道千年活動,中國向全世界展示媽祖信仰軟實力,鎮瀾宮特別組團從日本轉機參加,並迎回湄祖廟媽祖神尊,引起全台注目。

大甲媽遶境資料畫面。(圖/美聯社)

緊隨其後,因應媒體報導大甲媽往北港「謁祖進香」是「回娘家」等說法,引起大甲鎮瀾宮紛擾;加上新港與北港早在「誰承繼笨港天后宮正統」議題上對壘多年,鎮瀾宮為求和北港朝天宮地位平等,扭轉「大甲是北港分靈」的觀念,幾經折衝討論後,議決自1988年起改轉往新港奉天宮進香,引發全國熱議。

大眾傳媒帶來的文化效益

1988年同時也是鎮瀾宮經營轉型的關鍵時間,據黃敦厚研究,當年大甲鎮瀾宮適逢五朝祈安清醮,不僅開始委託錄影公司針對進香與建醮做全程拍攝記錄,另也與文建會合作民間劇場,形構後來鎮瀾宮發展文化行政的契機。此後,大甲媽進香不僅漸次地與政府文化觀光政策整合,另也參與社區總體營造、地方文化節慶等,誘發1990年代末期出現「觀光文化節」的辦裡。

尤為重要是,進入1990年代後,大甲鎮瀾宮陸續與臺視、華視、中視、TVBS等電視媒體合作,購買媒體時段進行進香實況轉播,一瞬間成為臺灣廟會直播始祖,自此,大甲媽進香聲量急速擴張。

當時,正逢政治解嚴、新聞媒體多元化發展,宮廟與媒體合作受到極大鼓吹,進入2000年以後,官方更以文化節慶政策形式投入大甲媽進香,各層級政治人物也積極參與進香活動,以尋求媒體曝光度、引起話題;如此一來,更擴展大甲媽的社會聲量。大甲媽進香在文化圈與傳媒多方簇擁之下,不僅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,也漸次地成為全台規模最盛大的進香活動。

人情交誼與信仰需求重構大甲媽進香

隨著大甲媽進香聲量提升,首先是參與進香者有了極大變化,隨香客從原本所謂大甲五十三庄所在地,大甲、大安、外埔、后里一帶的祭祀圈信徒,漸次擴及至進香沿途路線的信徒,並再以中台灣為核心往南北兩地延展,遍及全臺灣;甚至,漸漸吸引體驗型隨香客參與其中,擇選特定路線隨媽祖步行南下。不以信仰為目的而為文化體驗的參與者,除了臺灣人外,也有來自新加坡、馬來西亞或是來臺旅遊、求學、生活的各國籍人士,更擴張了進香目的與其文化發展型態。

參與大甲媽遶境的民眾不只以信仰為目的,也有文化體驗。

不過,大甲媽進香如今盛大場面,並非單純憑藉媒體與文化觀光所能打造,其長年舉辦徒步進香,於臺中、彰化、雲林與嘉義各地,串聯起各地民間信仰社群,無論是駐駕宮廟、隨香信徒、陣頭行列,或是沿途接駕、設立點心站接待香客的公司行號、單位團體、村里民眾等等,在進香路上共食、共眠,結伴苦行、同遊,共享生命故事、相互撫慰。

對許多人而言,參與大甲媽進香不單純只是為了信仰,這些在進香路上產生的機緣情感,更是連結隨香客每年必然要徒步他鄉的動力。

隨著人潮湧動,大甲媽進香所需要停駐休息的時間也會延長,並在各地形成不同層次的慣習傳統,許多地方甚至把每年迎接大甲媽當作年節盛事,為接待龐大隨香客,社區民眾聚集起來款備料理,有時地方公廟為主神所辦的迎神賽會,熱鬧程度甚至都不及大甲媽來訪。

在早年進香傳說中,大甲媽又被視為「雨水媽」,但凡途經之地,皆會迎來耕種所需的雨水,是以各地爭相迎請大甲媽進到村莊遶境或駐駕,以祈求農作順利。當大甲媽來訪,由當地神靈迎接,在庄境中遶行,賜福萬民,據說,這便是大甲媽改稱為「遶境進香」的由來之一。

駐駕的宮廟交際

此外,人潮帶來錢潮,早在1960年代,便可發現有些廟宇如彰化天后宮、溪州后天宮等,有建廟募資需求,特別邀請大甲媽於進香時前來駐駕,藉此增加香油錢收入,時至今日,仍可見駐駕點有相同需求,鎮瀾宮基於交際情誼也往往前往相挺。

值得注意是,除了宮廟交際的駐駕點外,沿途工廠、商家、學校、醫院、議題團體、政治人物、地方角頭等等,或基於信仰需求,或基於媒體聲量與曝光度,也或許是因應與信徒之間的交誼情感等,常可見設立臨時紅壇來迎接大甲媽。由上述顯示,參與大甲媽進香的方式不單純只有隨香,還可在途中迎接媽祖,豐富大甲媽的進香路。

進香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蓬勃的活動,學者林美容認為,進香儀式意義多重,不單純只為了更新香火,更呈現出移民路線的反溯,同時也是廟會經濟的重要表現。

大甲媽則顯得更為複雜,改道新港之後,不單純只有香火儀式變遷,隨著時代推演,大量隨香客改變了大甲媽「進香」的原始型態;每個參與者各自懷抱目的進到隊伍之中,在徒步過程中,都盡可能地重新構築大甲媽進香的意涵,進而凝結新的文化意義與共同體;如此海納各方善信、共同創造感動的特徵,或許才是大甲媽受到萬眾矚目並亙古永傳的原因。

※提醒您,民俗信仰請勿盡信。
(​​本文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)

Latest articles

Related articles